《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重点梳理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重点梳理
更新时间: 2018-04-12 12:00:00   编辑:刘瑞鹏   文章来源:搜狐网
[导读]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8〕1号)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地区〔2018〕67 号)要求,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制定本规划。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重点梳理--
                秒懂“新旧动能”
动能,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目前,“旧动能”应该对应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模式,既包括“两高一剩”产业(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的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也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下降的第一、二、三产业。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对于山东而言,就是要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新旧动能转换,说到底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实现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规划提出背景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突破新态势,中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一道紧迫考题。
【国际背景】
新旧动能转换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繁荣的关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深度调整阶段,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潜在增长率持续下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曲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创新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各领域,正在引发国际产业分工深刻变化,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超前部署面向未来的创新行动,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
【国内综合考量】
综合试验区之所以选择在山东,综合国内情况看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山东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经济结构与全国相似度高,典型示范性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山东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最主要的表现在于山东的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山东曾经具有明显优势的传统产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全国其他地方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二是因为山东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渤海,是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带动性、支撑性强;将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发挥重要作用。
【山东省情需要】
山东生产总值在2017年首次迈入7万亿大关,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山东省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
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正在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重塑地区竞争格局。兄弟省市纷纷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山东不得不变。
从三个维度的比较纵观山东的发展现状:
一是对标先进,与标兵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总量,我省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扩大到1.32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我省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1350亿扩大到2017年的约5200亿,与江苏的差距由约770亿扩大到约2100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呈现继续扩大之势。
二是环视周边,受相邻区域发展的挤压越来越重。向北,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头强劲,北京加快“瘦身提质”、天津加快“强身聚核”、河北加快“健身增效”,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定位“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未来发展不可限量。向南,长江经济带生机勃勃,其龙头上海建立了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全力申建自由贸易港,将引领长江经济带进入发展新阶段,改变中国的经济地理版图。向西,中原经济区异军突起,随着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米字形高铁网等重大建设蓬勃展开,区域发展地位猛升。
三是放眼开放,参与国际合作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少。山东与日韩合作地理位置优越,长期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一极。但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变化影响,山东与日韩地方经贸合作不确定性增加,对外合作的海上大通道优势发挥不出来。2017年,山东外贸依存度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与这种状况密切相关。可以判断,在我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格局中,山东的沿海区位比较优势正在迅速下降。
重点概念解读
【三核引领、多点突破】
三核就是济南、青岛、烟台三核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济南将发展高端高效新兴产业,青岛将突出海洋科学城,烟台将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
多点突破:淄博等14市培育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着力在产业升级协作、要素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互通、生态环保共建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探索,促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互动发展,努力实现全省整体效益最大化。
【十强产业】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十大产业。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5个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其余为传统产业。最终形成5+5的十强产业,努力把每个产业做成万亿级以上体量、全国一流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到2022年,十强产业在全省增加值占比力争达到60%。 
【四新】
“四新”也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到2022年,山东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达到30%。到2028年,改革开放50周年时基本完成这一轮新旧动能转换。
【四化+四提】
产业智慧化,重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老树发新芽”“有中出新”,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
智慧产业化,重在推动知识、技术、创意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筑巢引新凤”“无中生有”,实现新兴产业提规模。
跨界融合化,重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生态旅游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等,形成乘数效应,实现跨界融合提潜能。
品牌高端化,重在全面做强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诚信为本、品行天下,实现品牌高端提价值。
【“去增提”】
“去”,就是充分利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坚决化解钢铁、煤炭、电解铝、火电等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将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动能转换拓展空间。
“增”,就是推动新兴产业扩容倍增,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壮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5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把我省打造成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区。
“提”,就是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改行动计划,提升发展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5大优势产业,把传统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
目标
质量效益全面提高。“四新”促“四化”成效明显,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产业不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改造,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持续做优,十强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左右,发展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效益更高。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再上新水平,创新型经济形态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深入实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水、土壤和大气质量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美丽山东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日益完善。
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全面建立。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强力的制度支撑。
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全面形成。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持续扩大,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国际竞争合作能力大幅提高。
支撑——形成引领动能转换的强大体制机制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既需市场“无形之手”牵引,也需政府“有形之手”引导,强化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完善人才、制度、基础设施三大支撑,建立完善一整套动力系统和支撑体系,保障新旧动能转换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山东将加快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合理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为新动能加速成长、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强化人才供给】
知识人群在哪里聚集,财富就在哪里聚集;哪里环境好,精英就在哪里聚集。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人力资源强省,实现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才红利转变。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增设面向新经济、新产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新型高端智库,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创业创新培训,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培养造就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意见,加强人才对外交流合作,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鲁工作、创新创业。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山东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放宽人力资源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畅通人才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流动渠道。
强化人才激励政策。构建人才梯队发展、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实施科技成果转让、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实施特殊管理股权制度,激励高端紧缺人才。完善科技人才创新荣誉制度。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高校绩效工资审批管理制度。完善财政性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加大对实施法人治理结构科研院所的创新支持力度。
【建设一流服务政府】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责,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开展新兴经济领域管理权责重心下移试点,将部分有利于促进动能转换的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依法下放或委托设区市实施。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多证合一”,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提高精准放权、协同放权水平,保障地方和基层对下放事项接得住、接得好。深化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创建全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快速服务响应机制,建立支持新兴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发展壮大的生态体系。明确监管内容、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和预防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各领域、各环节,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改进优化政务服务。规范行政程序、行为、时限和自主裁量权,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办理”、联审联办、全链条办理。推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建成全省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提高中介服务标准,清理和规范政务服务涉及的各类认证、评估、检测等中介服务项目。
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全面清理制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出台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社会信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能源节约、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法规规章。定期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加快法规制度适应性修订。加强新设行政许可审查论证,开展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建设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力网络运行系统,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
完善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加快健全市场监管机制,着力打破地区分割、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治理、综合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农产品等重要产品监督管理,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整体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
【补齐建设短板】
交通基础设施。积极融入国家综合交通网,畅通省内外运输网络,打造交通强国战略山东示范区。
能源基础设施。实施能源保障、能源网络和能源优化工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供应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
水利基础设施。突出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以节水、供水重大工程建设为重点,构筑水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思想再解放】
南方一些省的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向前看”,用创新的思维寻找解决办法;山东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习惯于“向后看”,看有没有成规惯例可循、有没有现成经验可用。
要着重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强化集约发展意识,摒弃原有的拼资源、拼投入、拼消耗的粗放发展路径模式,努力做到集约集聚发展;
要着重从单一的GDP增长速度情结中解放出来,强化质量效益意识,不竞攀GDP,不唯GDP论英雄,努力做到高质量发展;
要着重从守旧守成中解放出来。强化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意识,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努力做到创新领先发展;
要着重从机械的政策依赖中解放出来,强化政策创新意识,不等不靠、不一味索要,努力做到主动作为求发展;
要着重从窄视野、小格局发展中解放出来,强化现代发展意识,不坐井观天、不自我封闭,把地方发展融入全省、全国发展大布局,努力做到开放、合作、共赢发展。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比如综合试验区方案中,允许先行先试的财税改革和政策措施不少,含金量也很高,用好这些政策,能有效吸引技术密集型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来鲁投资。类似的政策还有很多,如增加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探索发行专项债券、探索服务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等。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深度挖掘,争取政策效应最大化。
目前,注册地在山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仅占全国的2.8%,相当于浙江的1/4、江苏的2/3;管理基金规模仅占全国的1.4%,相当于浙江的1/5、江苏的1/3。境内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只相当于江苏的1/2、广东的1/3。要通过深化改革,重点解决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